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好的医学科普是怎样炼成的?打开互联网医疗的(3)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身份可靠 我们必须强调撰文或者说话人的背景资质是获得医疗专业性上的评估和认可的,如抖音健康领域的板块,就必须要求是三甲主治级别以上的医

1)身份可靠

我们必须强调撰文或者说话人的背景资质是获得医疗专业性上的评估和认可的,如抖音健康领域的板块,就必须要求是三甲主治级别以上的医生才容许认证。

快手也出台了自己关于健康内容审核的细则,尤其是在跨专业领域这一块,一定不要超过自己的执业范围以外去科普和回复,虽然医生对大部分医学知识都会有所了解,但是毕竟医学领域是个浩瀚的领域,消化内科医生可能也对高血压、糖尿病也知道一些,但那依然不是他的专业、而且也不熟悉,一般遇到这种情况,要不就是内容找同行确认和背书,要不就是推荐患者去找专业的医生咨询。

2)言之有据

医学是严谨的,更高的要求也即每一句话都是可以循证的,所以一篇好的科普难度可能并不亚于做一次小的科研论文,如果是有不确定的一些想法和观点,那在表达时,也需要保持中立客观,我特别喜欢浙大二院陶思丰教授的观点。

他说:“作为医生,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相应的理论支撑、相应的科学依据,甚至有时候需要自己去找一些证据进行比较,尤其是科普生活习惯、饮食健康这方面内容时,它背后的数据很繁杂,考证起来也要花不少时间,像做个小研究一样。

而且,很多在我们老百姓看来约定俗成的观念,经过科学研究的证明其实是错误的。

让老百姓接受这种“反常识”的正确观念更不容易,更需要以科学严谨的数据支撑来说服大家。目前,有很多以各种目的为导向的科普内容,很多老百姓并没有足够的医学基础去分析接收的信息。

比如针对治疗疗效,很多人更喜欢听到偏方里所说的“百分百包治包好”、“保证不复发”、“没有副作用”等等,但这些显然是不可信的。作为医生,我们要做的就是,以科学依据为支撑,能够不偏不倚地正确传播科学知识和健康知识,让老百姓获益。” 就比如在文末加入参考文献这种形式:

另外我个人还想分享的一点是,在找文献,找指南,找数据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研究同一课题的结论甚至是矛盾冲突的,有些观点在学术界也是有争议的,此时还需要保持中立和客观性。像患者说清楚外国指南是这么说的,国内规范是这么说的,多花点时间,让患者全方位了解清楚,这对患者病情以及自身品牌也是有好处的。

3)真实感

信任来源于发自内心的真诚,也即平时是什么样子,在互联网上表达也是什么样子,不要有表演的成分在里面,因为有些东西是装不出来的,装出来的也迟早也会被观众看出来,前段时间小红书也出了一份社区公约,亦然强调真诚,大家共勉。

以我身边一位做短视频的医生朋友为例,他现在正在学习和尝试一个新的科普模式,叫做门诊诊疗实录,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把拍摄机器架设在诊室里记录诊疗过程,并制作成短视频。我们可能会疑惑,那医生在有拍摄时候的门诊过程和平日里的普通门诊会有不同的?会不会刻意增加加戏的成分在里面?

实际上,对于医生来说,门诊上和患者的沟通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科普的过程,只不过是一对一的科普了,没有一对多地展露给互联网上更多用户,而现在短视频时代来了,可以更加生动的让自己的知识内容惠及更多人。

要说唯一的不同就是,就是我感觉他有拍摄任务时,上镜说话会更加严谨了,也许是要为更多人负责的缘故,所以这其实对当前接诊患者是个好事。另外就是短视频分发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比如患者声音的变声,拍摄镜头避让患者,以及敏感区域打马赛克等操作。

3. 获得感

获得感是我排在医学科普要性的最后一个,它也是强化内容记忆点的主要元素,不光要让患者看得懂,还得信任,更重要的是有信息增量。

这里我解释一下是什么叫信息增量,那些你不讲,我就知道的,就不是信息增量,一个别人没听过的故事,一个原来没有掌握的方法,一个之前没想到过的思考角度,才可以给人新的启发,这些才是信息增量,这边也提三点供大家参考。

1)角度新颖

医学科普做到现在,会发现越来越同质化,从预防、治疗讲到最后面的饮食运动行为管理等,板块也是越分越细,未来的科普内容竞争,我认为可能就是某一个知识点上的深度去发力了,而非广域和完整性上的面面俱到,只有钻到一个细分的点上面,才会有可能出现不同的角度,下面是7类大的基本面热门选题,可以从这些方向去深挖细节点:

文章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网址: http://www.sjzxyxxxwz.cn/zonghexinwen/2021/0524/1022.html



上一篇:适合女生的5个医学专业,争议小就业率高,你选
下一篇:澳大中华医药及转化医学研发中心启用 12个科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投稿 |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编辑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版面费 |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论文发表 |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