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血洗出一个新纪元五四时期李大钊思想中的世界(5)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解放的文明”与新文明主体的创制 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大致同步,对于1914年爆发的欧战的反思,则带给李大钊反思欧洲文明与世界格局的新契机

三、“解放的文明”与新文明主体的创制

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大致同步,对于1914年爆发的欧战的反思,则带给李大钊反思欧洲文明与世界格局的新契机。随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的全球资本扩张与劳工扩张,原有民族国家的界限被彻底打破。资本的扩张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扩张,劳工的扩张则带来劳工阶级的扩张。两者对于既有的现代国家形态及制度均提出挑战,超越国家的“世界”命题逐渐成为李大钊思考的重心。

1917年至1918年期间,是李大钊理解世界文明的重要时段。他开始将“近世的文明”视为“解放的文明”。所谓“解放”,即指挣脱“少数专制之向心力”,根据“离心力以求解脱而伸其个性复其自由”。所以,“解放”不仅仅意味着个人的自由,从更深的层次上看,它所带来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合力作用,更是世界文明进步的推动力。李大钊据此分析,世界政治的趋势将是“向心主义之势力日见缩减,离心主义之势力日见伸张”。因此,“对专制主义而有民主主义,对于资本主义而有社会主义”。①李大钊:《政治之离心力与向心力》,《甲寅》日刊1917年4月29日。可见,在世界大战与全球化的背景下,李大钊的文明视野开始超越既有民族国家框架,从一开始就将“自由政治”“民主主义”的主体明确为“世界各国之平民”。在这一时期的论述中,一方面,李大钊率先洞察到全球资本主义的扩张,带来了资本家与劳动阶级之间巨大的贫富分化。而因贫富分化导致的帝国战争,更使得“资本家……获丰厚之利益,其下级劳动社会,则为国家驱入凄惨之战场”。②李大钊:《欧洲各国社会党之平和运动》,《甲寅》日刊1917年4月24日—5月5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一悲剧性的后果,不单单影响到某一特定国家下的特定国民,而是全世界民众的共同灾难。

另一方面,世界大战的爆发,除经济上因资本主义国家财富过分集中与疯狂逐利之外,政治上的原因则在于各国的独裁政治与侵略野心。因此,李大钊指出:“此次战争不全为国家间争胜利之战争,乃有几分为世界上争自由之战争。……此次战争告终,官僚政治、专制主义皆将与之俱终,而世界之自由政治、民主主义必将翻新蜕化,以别开一新面目,别创一新形式,蓬蓬勃勃以照耀二十世纪之新天地。然则吾侪今日,不愿为某一特定之国民希望胜利,而为世界各国之平民希望胜利,不愿为某一特定之国民祝祷自由,而为世界各国之平民祝祷自由。”③李大钊:《自由与胜利》,《甲寅》日刊1917年5月21日。在这一超越纯粹国家政治的立场下,李大钊反复思考的“第三文明”的目标指向与理论视野,显然较之此前的调和论述更为明确开阔。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推进,1917年的俄国相继爆发“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结束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但是,临时政府并未退出战争,而是试图通过战争来获得更多的殖民地和国家利益。然而,不到一年,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发动武装暴动,推翻二月革命建立起来的临时政府。随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行列,彻底改变了欧洲的战局。1917年俄国政权更迭及其带来的世界政局的演变,成为李大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思考世界、文明与革命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

与此同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欧洲文明的毁灭性打击下,“文化”的概念也开始在中国思想界日益兴盛,并与晚清以来的“文明”观念形成区隔。“文化论述”极力摆脱晚清以来的“西方中心论”,转而将思考焦点与价值关怀,重新投射到中国文化自身的精神价值与个性特质之上。④黄克武:《从“文明”论述到“文化”论述——清末民初中国思想界的一个转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这是一种以(东方)文化之“特殊性”抗衡(西方)文明之“普遍性”的努力。然而,李大钊的思路显然与此不同。1918年7月1日,在发表于《言治》季刊第3期的两篇文章中,李大钊依然在思考如何通过东西文明的“调和再造”,以“第三新文明”化解世界危机。显然,这是尝试以新的文明“普遍性”取代旧的文明“普遍性”。⑤杨芳燕指出,李氏自始即将创造“第三文明”视为“具有宇宙论基础的普遍性发展原理;因此即便明确具备了社会主义内涵的第三文明,仍被他视为一种世界性的新文明类种,而非独属于中国的新文明”。杨芳燕:《再造新文明:李大钊早期思想中的普遍与特殊》,《知识分子论丛》第14辑,第238页。而在俄国革命的宏大历史背景与社会影响下,此刻李大钊心目中“第三新文明”的指向已经相当清晰,即“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①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季刊1918年第3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俄国革命的历史情境清晰表明,如果俄罗斯文明的确代表了一种“新文明”的话,那么它的产生过程并非如同此前诸多人类文明那样,经由一系列漫长的自然演化而成。相反,作为“新文明”的典范,它的诞生源自接连不断的暴力革命,特别是日益扩张的民众革命,最后才得以在超越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革故鼎新。

文章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网址: http://www.sjzxyxxxwz.cn/qikandaodu/2021/0613/1079.html



上一篇: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吕秀芝与世界优秀女子
下一篇:年月世界农产品供需形势预测简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投稿 |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编辑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版面费 |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论文发表 |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